机械-2006年民营印企在艰难中跋涉

倘若按公历年计算,07年的新年钟声已然敲响,中国的印刷业又走过了发展的1年。但是“东边日出西边雨”,这边印刷工业产值还在步步爬升,而那边印企特别是多数的民营企业却更多地感遭到寒冬气味! 与前几年投资印刷“怎样折腾都挣钱”不同,最近几年来,随着行业利润的日趋透明和更多企业的跟风加入,竞争正急速加重。虽然很多耗材价格下调,但是印刷企业利润并未随之增加水利工程房屋拆迁补偿标准,而且由于相应规范措施不到位,滋生出的“恶意压价、竞相打压”,也像影子1样跟随印刷业,拖拽着印刷前进的脚步。 民营企业最近几年来的不断出现,好像1时间“百花齐放”。只是到底有几朵才是能够抵抗酷寒的腊梅,又有多少不过只是温室中的玫瑰呢?首先入行门槛不高,良莠不齐,也为往后埋下了隐患。由于购买机器的方式日渐灵活,只需付到全部款项的20%至30%就可以够买到机械开始生产,即使是国外进口全新机型也不过如此。这样的“诱惑”使得有些民营企业在前期没有认真分析市场的基础上盲目投资。同时由于印刷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,中低真个人力资源也很丰富,轻易就可以够获得。 其次,前几年的印刷1直在暴利行业排行榜中榜上着名,这样的相干信息也促使了更多资金的追风。记得在某知名杂志的排行榜中,印刷业位列暴利榜中第8位,理由很简单:那时的国内印刷业更像是1个刚从手工劳作时期过来的行业,自动化程度极为低下,管理异常混乱,但是还是可以有大批如此的企业存活了下来,并且还在盈利,这已足以说明其利润的空间有多么的惊人,完全到达了“暴利行业”的标准。正是这样的现象源源不断地引来更多盲目的投入听证后可以强拆吗。另外,还有1种观点认为:印刷业属于服务业,核心技术难以构成,只能在工艺进程中构成相对领先的优势。有很多的企业也是不满足于现状的,但是技术上的脱节、高端人才的匮乏又让他们不能不接受眼前的1切。只是已具有实力的大型国企、外企都在马不停蹄地内部革新,几年前仅是由于技术不完备,优势还不10分明显,最近几年来他们来势汹汹大有全面反攻之势,收服被民企占据的失地。所以现在所说的“微利”还只是表层的,常此以往“无利可图”才是终究结果。 还有,由于很多民营企业在接受新技术上容易犯“短视”的毛病,也是与先进国内外企业拉大距离的重要因素。前几年投资时就没有看得很远,造成“暴利时期”以落后入“技术时期”的莫衷1是。“之前没有留有升级的余地,又不愿将已投资机型加以更换”是普遍的心态,所以用落后机型生产的、没有附加值的产品只能越来越贱卖。 同时,再有1点就是行业的脱节与信息的封闭。有感于业内这样的1条消息:北京的民营企业很多都不太清楚当地的各个印刷行业协会,即使京城云集了众多的专业协会。与本身有切身利益、并掌控发展方向的协会没有被企业重视,同时另外1方面协会也并没有深入这些民营企业中去宣扬,虽然1度他们的创税额度与国企不相上下。至于企业间的互通有无就更遭到思维定势与传统观念的影响,而基本处于不相来往的状态。这样的现状又怎能不造成混乱的局面呢?为印刷行业提供配套服务的机构,最近几年来也是蓬勃发展,虽然说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,但就现有协会、网站等资源也还远没有引发企业的重视,而得到充分利用 谈了这么多,以下这点则是很多民营印企本身认为最为严重的制约点:银行等国家有关部门对民营企业的轻视,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脚步。特别是很多民营企业并没有从国家那里获得必要的支持,所以就更需要从银行等相干金融单位寻求资助,而在这方面掌握“生死大权”的银行对此其实不买账:限制贷款金额、调高保证金额等等,这些都像1个个紧箍咒1样圈在民营印企的头上:技术改革、人才引进、扩大生产全都原地踏步,也许我们在责怪民营企业“不思进取”之时,也应当同时想到他们所处的卑鄙环境和他们的不容易! 06年中国的很多民营印刷企业又在孤独和彷徨中度过了1年,07年已拉开大幕,也希望已投资印刷业和将要投资印刷业的人们能够更加“远视”,祝各位印刷人07年都能金猪迎门! 转载自:中华印刷包装网